上海普陀:获奖照片背后的法援抗疫故事

2021-02-22 20:26:08     发布: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阅读:

来源:上海法援

近日,司法部“‘疫’线故事”摄影作品征集活动、“致敬战疫英雄”征文活动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其中,上海市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报送的摄影组图《“疫”刻不停》(作者:杨露)荣获年度优秀作品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组照片背后的故事吧!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既要保证法律援助受理工作正常开展,又要保障各方安全,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迅速将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改为预约制,并开通24小时预约电话,通过法律援助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现场公告等途径对外公布。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潘志杰坚守岗位接听法律援助受理预约专线,通过专线一次告知受援人需要准备的材料事项,将来访者的外出次数和风险降至最低。

获奖组图1:潘志杰正在接听法律援助预约电话

为了提供24小时电话预约服务,潘志杰还主动建议在法律援助中心现场公告上公开其个人手机号码。

虽然经常会有群众在夜间拨打潘志杰的手机进行法律援助咨询,但他都一一耐心解答,他说:“开通24小时预约通道就是为了在保障安全的同时给老百姓提供方便的,疫情期间我们辛苦一点也值得。”

现场接待全面恢复后,法律援助中心每天进行早、中、晚三次全方位、全时空、全流程的清洁消毒,并在进出口设置登记台,放置随申码宣传版面,对所有来访群众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确保措施到位、操作规范、不留隐患。

在做好大厅消毒、人员登记引导的同时,法律援助中心还发挥窗口贴近群众的优势,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了让民法典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落地”,法律援助中心依托服务窗口切实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安排窗口接待人员为每位前来咨询的群众发放民法典宣传折页。

获奖组图2:窗口接待人员周祺正在发放民法典宣传折页

除此之外,法律援助中心还每周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待大厅为等待咨询的群众讲解民法典相关内容。

“胎儿也有继承权,离婚要有冷静期,新增的居住权是啥权?民法典对咱们百姓生活有哪些重要影响和意义?”工作人员以群众爱听的方式介绍民法典,让普法宣传更有烟火气,把民法典讲到群众的心里去。

等候区域的陈大爷在听完工作人员关于民法典的介绍后,迫不及待地说:“我也要一份(民法典宣传折页),你们这种宣传很靠谱,我一老汉都听懂了。这一份我要带回去给我儿子也看看”,并举起大拇指,笑容满面地为普陀法援点赞!

获奖组图3:来访群众为普陀法援点赞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特殊考验。但疫情不仅阻挡不了普陀法律援人为群众服务的热情,更催生了更多便民服务的新方式、新做法。

2021年,普陀法援将继续用“爱”作铺垫,用“法”筑基石,尽心竭力为群众提供更有温度的法律服务!

 


上一篇:河北武邑:这个春节我们在平安里书写抗疫故事

下一篇:五老”采访团活跃在抗疫一线